以上五張圖片翻拍自豐年社出版台大教授韓選棠博士所著<<農村轉型與休閒產業>>一書中介紹有關德國的市民農園。








   以上五張圖片為侏儸紀協會由榮譽理事長施老師率員參訪日本笠間市的市民農園。


  市民農園緣自德國,原本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史威伯博士(Dr. Schreber)所創導的醫療方式,讓飽受工業文明帶來的工作壓力,以及因身體缺乏運動與休閒導致百病叢生的人,能有身心靈總體治療的場所。


  在市民農園中可以親近自然,種植蔬菜,蒔花弄草,勞動流汗,享受耕耘收穫樂趣,並分享經驗及成果,連絡情誼促進互動,在醫治現代人身心的壓力下,所帶來的疾病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早在十五年前,罹患血癌後,就下定決心要比照台大教授韓選棠博士所著<<農型轉型與休閒產業>>一書中有關介紹德國市民農園來打造自己的新家園,經過十年的經營,比之他們市民農園的成果,感到非常自豪我做的不比他們差,更成為朋友們參訪取經的對象。


  善於摸仿創新的日本,學習德國的市民農園,更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就,尤其近年來的發展,在住宿型的市民農園推動上,比之德國及歐洲各國毫無遜色,成為日本退休人士的最愛。


  台灣從1994年開始,參考德國及日本的市民農園經驗,在農委會主導下各鄉鎮市甚至民間陸續推動展開,因緣際會我罹患血癌的一年多前,與朋友一起參加龍潭鄉規劃的市民農園,承租約四十坪的農地從此展開與自然泥土接觸,享受田園樂趣的生活。


  社區協會2007年7月由榮譽理事長施老師組團到日本作社區營造的參觀見學之旅,因為當時我正在接受白內障開刀手術,無法一同前往。參觀前我建議他們一定要去笠間市的市民農園參觀。他們回來後表示不虛此行,讓他們真正見識到日本政府,為了國民健康及生態保育的用心及努力。


  反觀我們政府推動市民農園,仍停滯在十六,七年前階段,不僅毫無特色,反而越作越退步。近年來多次參觀龜山,竹南,及龍潭幾個市民農園,除了少數區塊像個菜園樣子,大部份區塊是零亂不堪,雜草叢生,蚊蟲肆虐,公共廁所惡臭令人作噁。更没有休閒及盥洗的空間。


  試想有誰願意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長期經營,築他們的田園美夢,能撐上一,兩年的算是不錯的,根本談不上永續經營。


  如果政府能拿出魄力,認真參考德國及日本在台灣規劃諸多長住型的市民農園,我想絕對可以少蓋幾座醫院,更可大量減輕健保支出的負擔,而在自然保育方面,特別是國土的保安,可減少許多山坡地的濫墾,濫伐,濫建。同時也可創造無限商機及帶動地方可觀的休閒觀光產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g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