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屋傳奇

  山居五、六年後,打造的桃花源地已初具規模,倡議與鄰居們合寫的<<嬈嬌美麗是阮的山>>也付梓出版,很多看過書的朋友,特別是一些癌重病友,非常羨慕我在山上有這麼好的環境來抗癌養生,有些癌重病友及家屬直接表明希望開放住宿,讓他們有機會到山上抗癌養生。

  因為條件不够,我們並未答應,幾年後在賣掉都會區的房產,還清借款與貸款,蓋了兩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獨立小木屋,讓來訪癌重病友有個落脚處。

  第一位幸運病友是經施老師介紹,她是施老師從事婦運時的戰將之一,夫婦同在某國立大學任教,因優異的才華被延攬到行政部門任一級主管。她表明分別在北部三家知名大醫院都檢查出肺部有小腫瘤,希望到我這裡休養,但她先生卻極力反對,認為有病就要到醫院治療,怎能逃到山上躲避。為此夫婦兩人在木屋前爭論得淚流滿面,勸不動太太,先生憤而下山,留下孤單的她住進木屋。

  為求慎重,她又到醫院,找權威名醫再作詳細檢查,並表明要到山上休養一段時間,醫師表示腫瘤還小,不利穿刺,同意她先到山上作短暫休養。一個多月後她再度住院接受檢查,腫瘤已消失無影無踪。事後有人說先前的檢查有誤或醫生誤判。不論如何腫瘤消失是事實。

  第二位幸運進住的也是一位國立大學的知名教授,一樣是經施老師介紹,先前也跟我們夫妻有著教學相長的因緣。得知他生病是我在長庚醫院長期住院治療期間悉心照顧過我的專業護理師,有一天帶著家人到山上觀賞螢火蟲,在閒談中告之這位教授得了淋巴癌。

  得知他生病後施老師跟我們到他家探望時,他因拒絕接受治療,讓病情嚴重到無力走動也因氣喘無法臥床,頭部更因摔倒而鼻青臉腫,只能整天靠坐躺椅上,病情越來越惡化。因他固執於對化療的誤解,連施老師也勸不動他到醫院接受治療,我以過來人經驗告訴他,目前他全身都是癌細胞,必須立刻到醫院接受化學治療,讓病情暫時緩解,否則很快就會危及生命。

  說動他接受治療後,他很幸運正好遇到台大醫院有位剛回國治療淋巴癌的權威醫師,在住院治療後病情很快獲得緩解。不久施老師建議他到山上休養,在我們家的小木屋由夫人陪伴下,住了三個多月,這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陪著他健行爬山,他自己也勤於練功與靈修,身體很快康復,到目前我們還有聯絡,他的健康狀況出奇的好,之後也寫了幾本現身說法的抗癌專書。

  第三位幸運的病人是一家知名醫院的護理師,不幸罹患大腸癌並轉移到肝臟,在接受住院治療後,經山上鄰居介紹來小木屋休養,閒談後得知是想先體驗山居生活,如果滿意,也想買塊山居地。

  住了將近一個月後,他們夫妻看上一塊地,請我們陪他們去看看並提供意見,正好業主我們很熟,找來業主最後以理想價格順利買到。十幾年來我們時有聯絡,她健康狀況非常的好。

  還有一些為情所困,為壓力過大而得憂鬱症的朋友也在施老師的介紹下,來山上住一段時間而獲得緩解。

小木屋拼貼01.jpg

小木屋拼貼0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g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